我校与市工信局深度协同 共促产教融合创新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地合作,德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于吉江一行到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调研,围绕技术服务、社会培训、团队协同等议题展开座谈交流。学院工会主席刘伟及相关负责人员陪同调研,双方就如何发挥高校人才与资源优势,精准服务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达成重要共识。

调研期间,于吉江一行先后参观了德州工匠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德州公共服务中心的数控机床、人工智能、电工电子等教学实践基地。智能制造学院党务负责人田树军详细介绍了学院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及社会培训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果,展示了学校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实践能力。于吉江对学院“理论+实操”的培养模式和校企协同育人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并指出,高校应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刘伟从办学定位、专业布局、科研平台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介绍了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基本情况。他强调,学校始终秉持“双元办学、产教共舞”的理念,致力于为地方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通过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等途径助力企业破解技术难题、提升管理水平。
于吉江副局长介绍了市工信局近期联合企业开展的相关工作。他表示,当前全市正以12个专项小组分赴各县市区,深入企业一线摸排需求,重点聚焦技术升级、人才短缺及管理优化等问题。此次与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对接,旨在搭建“政校企”三方协同平台,推动高校资源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围绕下一步合作方向,双方明确了以下重点任务。一是技术服务精准对接。学校将梳理可开展的技术服务项目清单,选派骨干教师随同工信局调研团队深入企业,实地了解技术瓶颈与人才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二是社会培训提质扩容。依托学校实训平台和师资力量,开发企业领导人能力提升、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等优质培训项目,助力企业员工技能升级和管理效能优化。三是探索构建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建立推动教师长期驻企跟岗实践机制,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度,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双方将以此次洽谈为契机,成立专项工作组,细化合作方案,建立校地合作长效机制,推动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深度融合,为德州市新型工业化、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为打造“政校企”协同创新典范、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人:卞克
审核人:张波